(上海战疫录)残疾人志愿者一线守沪:这个城市也有他们的一份力量
上海4月26日电 题:残疾人志愿者一线守沪:这个城市也有他们的一份力量
记者 郑莹莹
在上海崇明区建设镇,有这么一批残疾人志愿者,他们奋战一线,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,展现这个群体的社会担当。
讲述人:施建国,62岁
施建国是一名肢体残疾人,因严重脑梗,至今左边半个身体不适。“麻的,走路不太好”。他说。
疫情期间,他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在上海崇明区建设镇三星村防控道口执勤,帮助检查车辆、人员进出。
“现在疫情严重,是关键的时候,人手少,我(来帮忙)应该的。”他说。
从3月底开始,他们每3天轮一班,每次从早上6点到中午12点。他说自己已经值了8个班了。
值班的这天,他早上5点起床,吃完早饭,泡两杯开水,怕摔跤没敢骑电动车,骑五六分钟三轮车,一般5点30分就可以到达执勤的道口。一南一北两个口,三个人一起执勤。
他说自己现在每天早晚锻炼,身体有恢复些,但讲话还是讲得不太好,“我讲慢一点就行。”
道口执勤,站着的时间居多,他主要检查来往车辆和人员是不是本村的,有没有通行证。“除了看病等特殊情况以外,要严格检查。”他说。
站着执勤也挺累的,有时候碰到不讲道理的人,他也会想,“我站在这里干什么?在家里待着多好。”但转念想想,这个想法不对,“我当过兵,打过战。作为老党员,辛苦一点也是应该的。”
他会这么跟人讲道理:“这不是为我们负责,是为你自己负责。”
讲述人:姚正弟,56岁
姚正弟是上海崇明区建设镇滧东村的一名视力三级残疾人。他说现在自己的右眼看不见,左眼植入晶体,还能看见些。
加入志愿者团队后,他主要参与核酸检测服务,帮忙维护现场秩序等,“比如,站在外面,引导大家保持2米距离。”
姚正弟说,他的妻子也在隔离酒店助力战疫,他们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念大学,家里还有一个儿子是重度残疾人。他自己平时负责照顾在家的儿子,再兼顾志愿者服务。
“我是残疾人,国家给了我很多帮助,现在我能自理,而且能看得见,来贡献一点自己的爱心,也是应该的。”他说。
讲述人:顾卫生,60岁
上海崇明区建设镇滧东村的顾卫生虽然是一名肢体残疾人,但也是村里的助残员。
疫情期间,他也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。上海开始推行抗原检测后,他主动请缨,帮一些老弱病残村民完成抗原测试,并统计结果。
虽然右手和左脚有些不方便,但顾卫生说,帮大家做抗原检测没啥问题,“我还比较灵活,操作熟练了,一点也不麻烦。”
说起为何加入志愿者队伍,他这么回复:“要支持村委会工作,我也是助残员,有时候工作起来要方便一些。”
这个村有居民约1600人,其中残疾人有143人,顾卫生是其中的助残员,平时帮村里的残疾人关心解决一下医疗保险、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。
疫情期间,顾卫生说,有些重度残疾人有特殊困难,比如,行动不便,买东西、配药不便等,大家一起帮忙分担了些。(完) 【编辑:叶攀】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